不停转专业的我,该停在哪里?

2021-11-25 15:29 张凡

       背景信息:小雅,女,18岁,本科一年级,数学专业。2020年9月因高考失利,志愿填报草率等原因最终录入一所师范类院校经济学专业,后经家人劝说,在入校后通过考核筛选进入数学与经济学交叉班,随后又在父母的建议下转入数学与应用数学(师范)专业。短期内经历了由高中进入大学的身份转换、专业间的调换,对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感到迷茫,对当前数学专业的学习缺乏动力。

第一次咨询 高考失利,不情不愿进入大学

来访者为大一学生,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感到困惑,希望通过咨询,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,为现在的学习提供动力。在第一次咨询中,主要通过谈话技术,搜集个案资料,聚焦问题,拟定后续的咨询策略。

在本次咨询中,我听询了来访者当前的主要困惑,来访者讲述了自己高考以来,在志愿填报、转专业之间的经历,陈述了当前的主要困惑,既有对高考失利、志愿填报不利等意外情况在情绪上的难以释怀,也有不了解未来的发展目标,对当前的学习缺乏动力和信心,还有当前的学习困难和人际压力带来的不适感。通过分析和沟通,我将来访者当前的主要困惑聚焦在对个人未来发展目标的困惑上。此次咨询,我的主要目标为收集来访者信息,找到痛点,并结合前期指定的咨询策略,调整咨询方案。拟定咨询次数为两次,在本次咨询后指导来访者完成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、绘制生命线、探索当前专业的发展方向的思维导图,在下次咨询时重点分析上述信息,找到符合来访者期待、兴趣和能力优势的职业发展目标,明确当下的行动方案。

接下来,我按照制定的咨询策略,对来访者的信息进行广泛搜集,在信息搜集的基础上,与来访者一起聚焦目标,将痛点确定为对未来发展目标的迷茫。希望借由咨询过程中的评估、分析等策略,帮助来访者了解自身的兴趣倾向,专业涉及的发展方向以及个人的能力优势,找到自己对未来职业的期待,由此确定当下的行动方案。我要帮助来访者解决的目标是,思考“基于当前的专业选择,可期待的未来的职业目标是什么?”为此,我在咨询结束后与来访者讨论,布置了三个小作业,让来访者自己完成。1、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,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;2、画出自己的生命线,梳理过往的成就事件;3、通过信息搜索,了解当前专业有哪些发展方向。

第二次咨询 放下过去,发现未来的亮点

在第二次的咨询中,我们首先围绕第一次咨询后布置的三项作业帮助来访者做分析。在职业兴趣上,结合测评报告,帮助来访者了解到她的职业兴趣代码(AEC),结合生命线的练习,来访者意识到自己在写作和数学学习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。来访者过去对新闻传播行业有一定的期待,但由于重要他人的劝阻和自己对该行业现实状况的认知,主动放弃了这个方向上的发展。当前数学专业的选择,则是自己从过去的兴趣和能力优势、家人的分析支持、专业的发展前景各个方向理性考虑后的结果,结合来访者所做的数学专业发展方向调研,来访者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确定为以数学为基础的教育、会计或者金融领域。由此,来访者明晰了自己当前的专业选择的原因和对未来的意义,认定当下的专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。

在本次咨询中,我着重帮助来访者了解了个人的职业兴趣和能力优势,觉察到自己对未来的期待。结合专业的发展方向,认识到了当前专业学习的意义。同时,在明晰了职业发展的目标和专业学习的意义后,在这次咨询的最后,我觉察到来访者的痛点表现为对当下的专业学习的适应性,围绕这一问题,我与来访者共同探讨,以来访者为思考和行为的主体,协助来访者形成了行动方案。

1.观念上接受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,需要适应和调整;

2.将过去有效的学习方法继续运用在当前的学习中;

3.在学习方法上,向专业老师、辅导员、师兄师姐多请教。

反思与启发

来访者在首次咨询时陈述了当前自己感受到的诸多的困难与困惑,既有关于过去的遗憾,又有对当下的不适应,更有对未来的迷茫。我确定了咨询的策略,以焦点解决的理念和方法处理这次的咨询,不去过多的分析过去,而是着眼于当下的环境和可预测的未来,将问题聚焦于来访者的职业发展目标,当职业发展目标清晰后,当下的行动就有了意义和动力。按照这样的思路,在咨询中,我利用《策略设计工具表》和《敏捷史焦点导向工具表》快速形成咨询策略,搜集信息,迅速找准痛点,推动当下行动。在两次咨询后,一方面让来访者结合对自身的探索和对专业发展方向的认识,拨云见日般找到了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;另一方面引导来访者找到了当前学习的意义,意识到了当下学习的重要性,以及解决当下暂时性的学习困难的具体行动方案。

在这次的咨询中,我结合自己所学,有效地使用了多种咨询方法和咨询工具,基本实现了来访者对咨询目标的期待,但仍有以下不足,期待在日后的学习和练习中继续完善。

在来访者陈述自己的困惑的过程中,感到来访者的困惑非常非常多,在聚焦问题上有一定的困难。当进一步询问来访者,“这一次你最想解决的目标是什么?”时,来访者可能会说“不知道”,或者是说一个非常具体的但其实并非最关键的问题,这时我会出现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的情况。我认为,一是要在后期的咨询中,在咨询前期做更多的准备工作,如利用《策略设计工具表》对策略做尽可能合理的设计,对每一个问题做更精心的筛选。二是要在每次咨询后多做反思,将经验化成应对咨询情境的智慧。